番外(199)孤身为王50 (第2/2页)
亲王理直气壮的反问,反而压制住了质疑他的声音。
没错,无论从任何立场上来看,现在离开罗马保存最后的火种都是明智的选择。
“可是……法国人都还没打进来,我们总不能就这样直接跑了吧,民众怎么办?之前已经有人放火抢劫了,如果我们都撤离,再也没有人维持秩序,罗马一样会因为抢劫和强盗而陷入火海当中!”
“所以,我认为在撤离的同时,还需要一些人留下来维持最后的秩序,让罗马可以尽量完整地保存下来……”亲王轻轻点了点头,然后最后又补充了一句,“顺便把它移交给法国人。”
他最后的话,终于引起了一片哗然,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人公开在议会当中提出要把罗马交给法国人——虽然一个字都没提到投降,但几乎每个字都是在说投降。
最后一层窗户纸捅破了,有些人愤怒,有些人释然,还有些人只是颓然地低着头,哀悼着即将死去的共和国。
嘘声四起,但是亲王仍旧毫无惧色,他大声地质问那些发出嘘声的人,“难道你们还有别的办法吗?你们可以反对我,甚至把我抓起来,但是你们能够靠嘘声来拯救罗马吗?先生们,如果我们连失败都不敢面对,那我们在未来又怎么可能面对成功?!现在,除了尽力保存我们仅剩的火种之外,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了!”
这时候,亲王之前拉拢的政治派系,也不再犹豫了,他们纷纷鼓掌,发出了比鼓噪者更大的声响,以此来表达对亲王的支持。
“对!说得太对了!”
嘈杂的喧嚣持续了很久,人们因为政见不同而彼此怒视和指责。
可是,无论怎么争吵,却没有人拿得出一个更好的意见来。
所有人,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,心里都清楚,这就是唯一的选择了,只不过有些人不愿意面对现实而已。
但不管怎样,理智终究还是占了上风,渐渐地,公开表态支持亲王意见的人越来越多,逐渐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。
看到此情此景,亲王终于放下了心来。
其实刚才他看似滔滔雄辩,其实心里也不太有底,他知道自己可能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,不过好在,一切担忧终究都没有发生,自己还是得到了大多数的支持。
虽然还有人反对自己,但这已经够了。
只要自己的意见在议会占了上风,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,他的支持者们会把自己推上最后的“留守政府”和投降谈判代表的位置上。
这是一个丝毫不能带来荣誉和名望的工作,也只有打定主意放弃一切的他,才会这么毫不犹豫地接下来,骂名他一个人来背就行。
一方面,他可以利用自己的有利位置争取时间,帮助更多同党逃跑;另一方面,疏散和逃离罗马的人越多,就越没有人再来阻止他,他可以尽量在毫无阻碍的情况下,快速地完成整个投降事宜。
趁着罗马城现在还掌握在己方手中投降,总比在法军攻入城内之后再投降要好。
支持亲王意见的人占了上风,但还有一些人心存不甘,不愿意自己为之奋斗的一切就此结束,他们眼见在议会辩论当中已经失败,不可能再进行有组织的抵抗,于是他们纷纷就把仇恨放到了亲王的身上。
希望破灭的愤怒,还有失败的沮丧,以及对自己和民族未来的恐惧,统统不公平地倾泻到了亲王的身上。
“恭喜你,你这个波拿巴阴谋家!你把罗马卖了一个好价钱!”有一个议员站起身来,然后大声对亲王唾骂,“意大利人民绝对不会原谅你和你的同党们今天的所作所为的!我为自己曾经和你同列而感到无比的耻辱!”
对于这种痛骂,亲王早已经有心理准备,所以他只是木然地看着对方,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。
他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,实在没有精力浪费在打嘴仗上面了。
“我曾经的朋友们,我祝你们未来仍旧能够拥有光荣,我所能够做的,也只能到此为止了……”他只是以平静的态度,向对方告别,“你们可以把一切罪责都加到我的头上,但是,上帝知道,我是以何等真挚的态度,参与到了这一场伟大的事业当中。直到此刻,甚至在我的余生当中,我也绝不会为此感到后悔。我们为梦想努力过,这就够了。”
而随着一阵又一阵的吵吵嚷嚷,亲王的意见,也在他同党的力推下、以及大多数人的动摇和绝望之下,成为了正式的决议——罗马城停止抵抗,所有不愿意投降的人突围,然后在山区疏散潜伏;罗马则交给以吕西安亲王为首的临时委员会管理,然后再转交给芙宁娜公主。
而这份决议,也就成为了共和国的死亡诊断书。
虽然此刻,共和国还貌似存在,但它只是一具尚有余温的尸体罢了,它所能够做的最后一件事,就是尽量去争取镇压者的怜悯,以此来挽回最后的损失。
而随着罗马共和国的死去,1848年轰轰烈烈席卷整个亚平宁半岛的革命浪潮,也将随着罗马共和国的谢幕而退潮。
但这注定将不是结束,一个民族争取荣誉和独立的努力,不可能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就宣告放弃,那澎湃的激情,将如同休眠的火山一样暂时陷入沉寂,但是谁又能知道,它下一次又会在什么时间、以何种契机,再次以震天动地的咆哮重新喷发出来呢?
吕西安·波拿巴亲王知道即将流亡美洲的自己,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,但是他无比诚挚的坚信,它终究还是会来。
他是这一场喷发的掘墓者,也将是下一场的守夜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