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48章 全员晋级!没有苏神也是强队了 (第1/2页)
200米方面。
就是如此的有趣。
200米女子结束之后轮到男子200米上场。
因为苏神拿到了这个一枚金牌。
因此他很自然的得到了休息的时间。
虽然他也被放在200米的名单里面。
但其实是有一些隐藏条件的。
他想要不比200米,只有一个条件,那就是他夺得金牌拿下冠军,有这个作为技术,什么都好说。
不然的话,你想要休息几天都不容易。
不过好在苏神开了这个头,有这个惯例以后的运动员起码可以沿着这个惯例去走。
就怕这个惯例都没有,到时候人家开口来一句——
没这个先例啊。
直接堵死。
苏神也知道任何方面想要争取更多的权益是需要拿东西去交换的,这就是成年人世界的潜规则。
毕竟运动员看起来只是自己在比,但是你身披国家队的队服。
你的后面就会影响到其余的人。
他现在也不是那种单纯的愤青思维。
知道单纯的愤怒是没用的,想要真正办成事情,你需要让人家也能得到一定的好处。
你需要让人家不麻烦的基础上。
那人家才会愿意帮你。
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。
如果你不懂。
那你还得练。
除非你是龙傲天。
不然的话这是必修课。
而事实上,除了幻想中,现实世界不可能有这样的存在。
因此,苏神拿到了冠军之后立马申请自己需要“休息”。
理由就说自己哪个地方不舒服。
这不就够了吗?
然后一句保接力。
简直是把各种条件还有各种借口都给递了上去,让上面无话可说。
的的确确啊,人家拿了金牌就是有特权,你也跟着他沾了光,没有道理不依人家。
其次是200米有博尔特和布雷克在,你是不可能拿金牌的。
这一点即便是刚来搞体育的外行人,稍微看一看成绩的差距都能知道这是幻想。
所以。
苏神一句保接力。
简直也是说到了这些人的心坎上。
还能这样吗?不好意思,还真能这样。
对每一类不同的人来说,你需要对症下药。
那对于只在乎金牌的人来说,你告诉他这样能够更好的去夺得另外一枚金牌。
那人家就会愿意了。
这就是语言的艺术。
苏神活了两辈子了。
这一点整个田径队。
无人能出其右。
在这个方面的造诣。
简直是逆天。
毕竟你别忘了他上一世。
可也不是个没职位的人。
在这里面的摸爬滚打,只能说比那些年纪大的人都要有经验的多。
这一套组合拳下去。
简直是把面子里子全部都占满,借口都帮人家想好了,人家不得不批呀。
皆大欢喜。
能做到这个地步。
余位力都直呼不可思议。
按照他以前的想法,这些如此看重政绩的人,不可能说就轻易让你不去比这些项目,何况你是全国第一Pb。
就算荣誉上不如谢正业。
可你也是跑得最快的,你不上谁上?
一句为国争光,能力多大,责任多大,人家也是会说的。
他就没见过几个运动员能够把这个方面处理得如此井井有条。
甚至每一次都可以让上面同意他的说法。
这就很离谱了。
只能说。
天才就是天才。
任何方面都是一把抓。
天朝体育台。
“观众朋友们,我们收到了最新的消息,苏神因为百米比赛之后身体略有不是为了接力比赛着想,暂时放弃了200米,让身体可以得到恢复。”
“顶替他的是替补选手同样达标了的梁佳宏。”
“那这样我们的参赛选手200米就更变为了谢正业,周兵,梁佳宏。”
梁佳宏突然接到这个消息,虽然他是以替补的身份过来的,但是还真没想过自己能上场。没想到自己听师傅的话,把更多的重心朝着200米转移转移。
毕竟他的百米已经冲开了10秒。
你别管是不是借助高原或者是借助了风速。
作为普通的选手。
你一辈子能够开一次10。
足够伟大了。
那么现在百里根本就没有参加大赛的希望,那还不如……超过200米发展。
毕竟不管是不是能拿到外卡,苏神和博尔特的对抗,他很多时候都会选择不比200米。
这不。
机会就来了。
虽然说梁佳宏可能没有太多的竞争力。
但是能够比一比单项。
已经是很开心。
苏神也乐得休息,他对于身体的爱惜程度,保护程度,简直是举世罕见。
他可不会像博尔特一样这么去造。
而且他的想法是等博尔特老了之后,等博尔特不行了,自己自然可以冲200米。
自己的时间还长着呢。
根本不着急。
而且一直到莱尔斯横空出世之前200米的竞争力也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真空。
说句实话,自己想拿块奖牌。
一点都不难。
见这样在和博尔特对抗的时候就全心全意对抗博尔特,把身体更多的休息时间留下来,争取百米接力也能干掉牙买加。
到底200米和博尔特或者是布雷克竞争这个难度太大了。
几乎不可能。
他说保接力。
这一次也是实话实说。
彻彻底底的居于公心。
……
“我们看看分组的情况,梁佳宏因为顶替苏神的原因,他直接被分在第一组,没想到一开始就要从第一组开始作战呀。”
“这怕是有点难为他咯。”
杨剑说得对。
他之前参加过最大的200米比赛,就是洲际比赛。
说白了就是亚运会。
强度最高,那也就是各大比赛的国内选拔赛。
毕竟现在200米国内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余的亚洲国家。
但是这种大赛级别的单项。
上来就是200米开局。
而且还是打头阵。
真是头一回。
梁佳宏怕是万万没想过,自己头一次大赛的单项……
就是200米打头阵。
老天可真看得起自己啊。
可抱怨归抱怨,上场还得上。
梁佳宏上来看着这些选手,都忍不住吞了口唾沫。
虽然百米的接力他作为替补也不是没比过。
可那好歹也是百米项目,而200米虽然和100米都是号称短跑项目……
可事实上这两个项目的差别不小。
梁佳宏有点紧张也正常。
毕竟韦勇丽好歹去年还上过。
自己这边可是从没有过。
甚至百米的单项都没有过。
你说说看。
这真是大姑娘上花轿。
头一回。
这组的选手说实话,绝大部分的Pb都比他高。
但是。
苏神只能说。
他运气不错。
为什么呢?往后看就知道。
“梁佳宏在第七道,虽然外面的弧度比较大,但是总比那里面的内道好。”
“而且他刚刚参加200米,没什么名气,也几乎不可能分到黄金道次。”
“这个道次已经很不错了。”
李韬说完,杨剑也点头:“那反正就希望他能够好好享受比赛,看看自己有没有机会进入第2轮。”
“对于他这种第1次参加个人单项的‘新人’,只需要全力冲击第2轮就够了。”
“就把这一枪当成自己的最后一枪。”
“进不去也没关系。”
的确对于梁佳宏这种没有在200米大赛露过脸的人来说,几乎不会有什么期待。
甚至绝大部分人觉得他预赛都不可能突破。
梁佳宏自己。
可能都有些隐隐约约这么想。
不过赛前苏神和他在厕所侧身而过的时候,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“好好跑,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,也许人家发挥就不正常呢。”
这话听起来有些开玩笑。
但其实很快。
梁佳宏就会知道。
人家这不是在开玩笑。
这一组比较知名的选手有美国选手柯蒂斯·米切尔,还有挪威的杰苏玛·赛义迪·杜尔,乌克兰的谢尔希·斯梅利克,希腊选手利库尔戈斯-斯特凡诺斯·察科纳斯,博茨瓦纳的选手艾萨克·马夸拉,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凯尔·格利奥等等。
说实在,这些人的Pb都比他高。
这也是为什么杨剑要这么说。
因为事实上就摆在这里,只有前三才可以直接拿到Q。
结果你一看名字,这么多人的Pb都比他高。
你觉得晋级的希望大不大?
所以还是往低了来说比较好。
这一点,梁佳宏自己也是知道的。
毕竟随着网络时代的渐渐普及,查阅数据也越来越容易。
不用像以前一样,整理这些资料还要手动操作,甚至是自己去搜集。
那这么一对比就能发现自己的Pb在里面是最低的,起码也是最低的之一。
那要是苏神在厕所里没和他说这句话。
他估计都觉得。
自己过来比是完全没有进入第2轮的希望。
你别说前三。
这情况不拿倒数就不错了。
不过。
他没有想过他这个想法,其实之前的苏神系选手……
都有过。
但很快他们就会发现。
即便是这些人,看起来Pb比自己要高。
甚至是高不少。
可是实际对战起来。
他们却依然有。
赢的可能。
这可不是什么臆想,而是一次一次的实战,战绩堆起来的信心。
不过梁佳宏这还是头一次上场大赛。
没这个信心很正常,他也需要足够的比赛去堆砌这个信心。
莫斯科。
就是他的第一场。
set。
梁佳宏迅速抬起臀部,身体重心前移,肩膀超过起跑线约五厘米。
双臂伸直,肘部微屈,右手掌根压在跑道的红色塑胶上,左手稍靠后,形成一个对称的支撑结构。前腿的股二头肌开始收缩,像被压缩的弹簧,后腿的腓肠肌绷紧,脚跟离地三厘米。
蓄势待发。
他的呼吸瞬间屏住,全身肌肉进入最高警戒状态。视线聚焦在弯道的第一个标记点,耳边只剩下自己的心跳声。
冷静,梁佳宏。
可不要给自己,给师傅,还有给咱们苏神系丢脸呀。
嘭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“比赛开始。”
枪声响起的刹那,梁佳宏的前腿股四头肌猛地爆发,膝盖向前顶出的同时,后腿蹬踏踏板的力量顺着脚跟传导至脚尖。
身体像被弹射出的箭,向前下方俯冲出去。第一步步幅控制在80厘米,脚掌外侧先着地,迅速过渡到全脚掌,避免在弯道起跑时打滑。
起身阶段,他保持着略微前倾的姿态,躯干与地面的夹角从30度逐渐增大到60度。双臂摆动幅度不大,但频率极快,左臂摆至胸前时肘部向内扣,右臂则向外打开,配合身体的转向——
这是弯道起跑特有的摆臂方式,用来抵消离心力的影响。
虽然他之前都是专攻100米,那也打破了10秒。
但是这不代表他的200米就很差,尤其是在袁郭强提醒他未来要专注200米。
更是做了一段时间的加强练习。
但他原本是为了2015年鸟巢去的。
没想过这么早就会上场。
前三十米,目光始终盯着前方的弯道切线,身体左侧略低,右侧稍高,左肩在前时右膝顺势内扣,每一步的落地点都精准地踩在弯道的内侧弧线上。
第七道的位置靠外,他需要比内道选手更早调整切入角度,所以起跑后的前五步,步幅就从80厘米逐渐增加到110厘米,借着离心力的惯性向外道“借力”。
虽然这个时候有实力的选手已经往前冲了,他的前伸数,都罩不住他。
但没关系。
他现在只需要跑自己的就行。
苏神告诉过他。
其余的什么都。
就专注自己。
进入弯道加速阶段,梁佳宏的身体倾斜角度稳定在15度左右。
左侧髋部略低于右侧,左膝每次摆动时都比右膝多向前探出五厘米,形成一个持续的转向力。
他的步频开始下降,但步幅快速增加,到五十米处时,步幅继续提升。
砰砰砰砰砰。
砰砰砰砰砰。
摆臂动作更加明显。
左臂摆动时,肘部弯曲角度约90度,前摆时不超过身体中线,后摆时幅度加大,带动左肩向后转动。
右臂则相反,前摆时几乎伸直,越过中线,后摆时肘部收紧。
这种不对称的摆臂既维持了身体平衡,又能借助躯干的扭转增加步幅。
弯道途中跑,只见他的左脚落地时,脚跟外侧先接触跑道,随即向内翻转,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,将身体推向内侧切线。
右脚落地时则是前脚掌外侧发力,形成一个左右交替的旋转力。
然后极速爆发。
第三道选手,那是美国选手米切尔。
他的身影逐渐向梁佳宏靠近。
梁佳宏眼角的余光瞥到对方的膝盖已经超过自己的髋部,但他没有改变节奏——
依旧是做自己。
甚至强迫自己不要多看人家。
弯道阶段的节奏比绝对速度更重要。
这一点他门清。
就继续保持着每步0.24秒的触地时间。
落地时膝盖的缓冲角度稳定在140度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