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79.有点吓人 (第1/2页)
“不过这东西,现在只是个可行性探索,我们可还没做实验呢。”
骆一航晃晃手里的文件,终于想到了合适的名词。
“我知道你小子肯定没弄呢,要真开始搞了,你早跟我要这要那,一刻不让人消停。”李叔没好气道。
骆一航竖起大拇指,“您猜的真准。”
然后又晃晃手里的文件,“这里面都是假的,瞎胡乱编的。”
“知道你乱编的,我找专家看过,编的挺好。”
“那可不,不然咋吓人啊,时娟、秦秋雁、印峰,还有几个小伙,忙活了好几天呢,比真的还真,越懂行的人看了越能被唬住。”
骆一航还挺得意。
那还是在胶七七发布会之前呢,实验室完成了两个大项目,终于能歇上一阵,还挺不习惯的。
骆一航过来派个好玩的活,还是要“造假”的。
好家伙,那叫一个轰动,除了文英性子稳重没参与之外。
其他人那叫一个兴奋。
要么说啊,人在干坏事的时候,从来不觉得辛苦,也不觉得麻烦。
“没问你这个。”李叔将骆一航的得意打断,“我是问你这里面的逻辑是不是通的,有没有可行性,你拿我听得懂的话好好讲讲。”
一边说着,一边摸出副眼镜戴上,又顺手掏出个本子,开始记录。
“行啊。”骆一航无所谓道,真正专业的那些个他也听不懂。
但还是得提醒一句,先迭个甲,“我们这边即便是探索,也顶多能做到制备金属氢的前置条件,那玩意要百万级的高压,让生物体产生那么大压力,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……”
李叔摆摆手,将骆一航的俏皮话打断,“知道知道。肯定不能让金属氢直接长出来。”
“哎,您明白就行。”
骆一航应了一声,清清嗓子,这才开始又一次“从头说”。
骆一航先伸出三根手指。
“要想制造金属氢有三个核心难点,第一个是超高纯净的氢源,这是原料,我们能干。第二个是维持极端高压,百万大气压级别的,这阶段我们顶多能做个预处理。第三个是制造出成品后,让它在常压常温下保持亚稳定状态,这部分我们彻底没戏,完全插不上手。”
虽然是脑洞,但他们还真研究过。
李叔记到这里手抖了一下,推了推眼镜掩饰自己的惊讶。
总共就仨难点,竟然能解决一个半!
智库找来的专家分析能解决一部分氢源问题就顶天了呢,感情还是小看了啊。
“咱先说氢源。”骆一航终于真的开始介绍了。
“因为空气中氢气的平均浓度仅有百万分之0.5,实在太少了,所以我们选择光解水产生氢。”
“这就需要先编辑植物的光合作用,这部分我们有积累,秋雁九号时候就改造过。”
“编辑的目标是光合作用路径大幅偏向光解水产氢,而非产生氧气和碳水化合物。”
“有些绿藻,还有蓝细菌微生物有干这活的功能,给它摘过来,并且提高效率。”
这里说的是能让植物产生氢。
“第二步还要设计植物根系或者叶片,供水器官或者光合作用器官,具体哪里产生作用还不知道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