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壤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土壤文学 > 天幕直播靖难,朱棣你别跑! > 第339章 燕王再请战

第339章 燕王再请战

第339章 燕王再请战 (第1/2页)

仿佛为了印证这位大明军神的判断,天幕画面陡然一转!正当倭寇的鹤翼阵即将合拢,要将那支深入敌阵、看似孤军奋战的明军小队吞噬之际,战场侧翼猛地响起震天的战鼓和号角!
  
  “杀倭寇!”一声霹雳般的怒吼盖过了所有喧嚣!
  
  只见一彪铁骑如同神兵天降,卷着漫天烟尘,从侧后方狠狠凿入倭寇鹤翼阵那尚未完全合拢的右翼!当先一员骁将,正是游击将军杨登山!他手中一杆丈八马槊舞动如龙,所过之处,倭寇如同割草般倒下!这支生力军的突入,时机拿捏得妙到毫巅!瞬间将原本气势汹汹的鹤翼阵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!
  
  “好!”一直沉默的凉国公蓝玉猛地一拍大腿,眼中爆射出慑人的精光,如同猛兽发现了猎物,“杨登山此子,勇猛果决!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!解生诱敌深入,杨登山侧翼突击!配合无间!痛快!”他本就是擅长长途奔袭、侧翼突击的猛将,看到这后世将领的雷霆一击,不由得血脉贲张,仿佛回到了自己纵横漠北的战场。
  
  他的目光随即又死死盯住天幕中那面代表辽东铁骑的旗帜,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,喃喃道:“这等令行禁止,动如雷霆……李成梁在辽东,究竟养出了一群何等样的虎狼?李如松那小子……可惜了……”言及李如松战殁蒙古,蓝玉的声音低沉下去,透着一股物伤其类的悲凉和隐忧。
  
  徐达微微颔首,对蓝玉的感慨表示赞同,但他的关注点更深:“更难得者,是其后撤!”他指向天幕。画面中,杨登山部与解生部成功汇合,面对远处地平线上出现的、黑压压如潮水般涌来的倭寇援军(毛利秀元部)旗帜,两支明军没有丝毫恋战。鼓号声一变,由激昂转为短促有力。前队变后队,弓弩手、火铳手交替掩护,步卒阵列森严,骑兵在两翼游弋警戒。整个撤退过程行云流水,虽身处强敌环伺之下,却丝毫不乱,展现出极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。
  
  “攻如烈火,守如山岳,退如潮落,井然有序。”徐达的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激赏,目光灼灼,“此等进退有据,便是老夫当年亲训的中军精锐,亦不过如此!有此强军,何愁倭寇不灭?然……”
  
  他话锋一转,看向朱元璋和忧心忡忡的郑沂,也扫过殿内诸将,“蓝将军之忧,郑尚书之虑,亦非杞人忧天。此等虎贲,当用于北疆,斩蒙古之首,悬于辕门!今陷于朝鲜泥淖,与区区倭贼缠斗,纵能胜之,亦是……可惜了!”他最后三个字,带着深深的惋惜和一种洞察未来的沉重。这辽东铁骑的锋芒,本该指向更致命的威胁。
  
  ---
  
  天幕之上,硝烟渐散。稷山城头,最终还是飘起了黑田长政那狰狞的“藤巴”纹军旗。然而,那面旗帜在秋风中猎猎舞动,却透着一股色厉内荏的颓丧。城下的旷野,尸横遍野,大多穿着倭寇的具足。侥幸活着的倭兵正垂头丧气地收敛着同伴破碎的尸骸,动作迟缓,士气低落到了极点。远处,解生、杨登山率领的明军早已不见踪影,只留下满地狼藉和倭寇心头挥之不去的恐惧阴影。
  
  天幕的视角开始拉高,宏大的战场全景呈现。一行清晰、冰冷、却重逾千钧的文字缓缓浮现于血色山河之上:
  
  **丁酉年稷山之役:明军阵亡二百三十七人,倭军阵亡六百三十余人。黑田长政占空城,丧胆魄,终不敢北上窥汉城。倭寇战略颓势由此始。明军阻滞强敌,赢得集结之机,战略完胜。**
  
  “六百三……对二百三……”兵部尚书沈溍死死盯着那两行刺目的数字,口中无意识地重复着,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微微发颤。
  
  他猛地转过身,对着朱元璋,也对着满朝文武,几乎是吼了出来:“陛下!诸公!看见了吗?以寡击众!斩敌倍余!完胜!此非天佑,实乃人谋!实乃万历爷慧眼识将、用人不疑!实乃高拱、张居正数十载苦心经营,革除积弊,汰弱留强,方练出此等令行禁止、敢打敢拼的铁血之师!若无张江陵(张居正)一条鞭法充盈国库,若无其考成法整肃吏治、澄清军务,焉能有此朝鲜之虎贲?此乃我大明国祚绵长之明证!后世有贤相如此,实乃陛下圣德泽被万世之功啊!”他激动得老脸通红,仿佛这大捷是他亲手缔造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,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